第320章 东洋疾速之鹰

第一卷 钢铁根基 第320章 东洋疾速之鹰

1935年2月,一个轰动世界的消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开来。设立在中国的GD实验室远东分部,将首次公开亮相,邀请全世界在各种学科方面处于顶端位置的上万名科学家和学者,前来参加6月份进行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盛会。

为了保证每一位被邀请的客人能够得知详情,GD实验室专门印刷了一本精美的画册,厚厚的足有一本大英百科全书那么大,图文并茂的将设立在古镇口“光明之城”内的上千个研究机构和上万个研究项目简略的介绍一下,加上请柬,由专人送到他们手中。

同时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这个消息被放在了世界各国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先生亲自写了简短的欢迎辞,各大电台连续播发整整一个月,报刊杂志广告位都整片的买断刊登。而那些专家教授们所在的研究机构或者大学的管理者都接到了专门的信函通知,总之一句话,只许你不来,不许你不知道。

GD实验室是什么地方?许多人不知道,但提起朱斌和世航联盟,做生意的不能说出点一二三来都不好意思见人。光是一个拉长了两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跟他们能扯上边的产品都数不清。尼龙丝袜什么的不说,汽车收音机,磁带录音机,12英寸电视机,都是被疯抢的产品,下的订单不光中国工厂忙不过来,合作公司在本土设立的工厂也把订单排到了几年后!

不说别人,光是一个美国。两千万辆汽车啊!随着罗斯福新政的施行,股市重开,经济慢慢恢复。这些产品的需求几乎就是个无底洞。

而无一例外的,这些都是来自于GD实验室下属出品。

在科学界,GD实验室则又是另一种不同凡俗的影响。最牛叉的,被绝大多数人放弃研究的统一场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沉寂了一年多后突然搞出新的东西,连续发表了数篇令学术界为之震惊的论文,引起新一轮的探讨风潮。

而一直不怎么相容的量子力学方面也同样开始不断的发表新的研究成果,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青年学者屡屡发出惊人之语,并根据研究成果在雷达、计算机、核磁共振、天体物理和电磁力学方面都有惊人的进展。*

特斯拉那些都还不算。在化学方面。高分子实验室已经是世界第一,合成纤维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层出不穷,以至于中国化工业连续两年扩大生产都赶不上研究速度。

医学方面更不要说,在细菌、抗生素、病毒、解剖、电生理、神经学科、心血管、外科等数十个领域全面开花,直接把一直拿这玩意当大棒来捣乱的世界几大财团和医药公司搞得没了脾气,拜尔药业、洛克菲勒下属等公司只能寻求合作。对他们研发的便携式X光机,B超。超声波碎石技术,以及延伸出来的X光探伤等技术引进。

另外,地质勘探。大气物理,海洋气候,还有影响广泛的材料学,更是多得数不清,已经有不少人都想着找机会去那里看一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这等大能。

而如今居然已经拥有了两座高能物理加速器,一座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世界最好的深潜器,这些又能吸引不同领域的学者来一探究竟。

至于更离谱的高产农作物方面,已经让人彻底无语了,亩产一吨的小麦、玉米,产量是世界同类五倍以上的土豆、地瓜,各种个头巨大富含营养维生素的瓜果蔬菜,就足以让农业研究人员趋之若鹜。

更惊人的元素周期表填空,矿物提炼工艺,冶金技术,武器设计制造,总之是能想到的重要技术门类,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成果,加吧起来,居然比贝尔实验室都牛叉!

因此,当请柬发出去以后,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而为了宣示自己实力的强大,GD实验室拿出三部电影投入世界市场公开放映。一部是《海洋》,从水面开始一直到水下六千多米详细拍摄记录了千奇百怪闻所未闻的光怪陆离海底世界,更给出了长达二十分钟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录影!

第二部《地球故事》,则以令人炫目的影像介绍了地球在什么时间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在地震、火山和大陆的生成之间有什么联系?山脉怎样影响气候?什么触发了大冰期?等等问题,那一幅幅匪夷所思的史前生物和恐龙的生动鲜活让刚刚上映完了的《金刚》变得如小孩玩具般单薄;壮观危险的火山,如凡尔纳科幻小说里的奇诡世界般的地球深处奥秘,恢宏的地球板块漂移碰撞,种种铺天盖地的声光映画让全世界观众彻底失声。

最惊人的确是第三部,《外星人》。仅仅是开头第一幕,一轮湛蓝的星球从空寂无边的虚空下缓缓升起,各大洲和海洋在淡淡的大气层遮掩下如画卷一般的转动飘过,巨大的月球始终保持半边的隐秘擦身而过,随后渐渐的远离,与火星交错,奔腾的小行星带,巨大的木星,绚丽的土星环,如沸腾的火球般不断喷射高能粒子的日冕,直至整个太阳系化作银河之中的一个亮点……短短十几分钟的画面中,含有的庞大信息量便让研究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无数学者们都舍不得眨眼。

而到了后面各种设想中的奇怪外星球,模样奇特却极为严谨的契合各种前沿学术论点的生物体,却又让什么都不懂的普通民众看的忘我投入。

三部影片全是纪录片的形式,没有一个人物出现,没有一点现代造物的镜头,震撼人心的画面和音乐,富有磁性的解说和美妙如诗的文字资料,让整个世界都陷入到激烈的讨论当中。

已经不能从电影技术角度去讨论它们的价值,无论是卓别林还是谁都不好做评论。

这就是GD实验室对外拿出的最有说服力的请柬,想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办到的?来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

当然朱斌的潜台词是,来了以后就别急着走了,怎么也要工作上个十年八年的再说吧?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课得补多少啊!

看过电影和介绍画册的人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当然,日本和苏俄两个有严重战争威胁和领土争端的仍旧被排斥在外,连知道的资格都没有。

在看过了电影后被惊得无以言表的在美间谍先汇报了回去,并想方设法搞到了拷贝,又从被邀请的科学家那里偷到了介绍画册,然后参谋本部就此进行了连续数日的研究讨论,最后决定必须要搞清楚里面的奥秘!

再加上被如此藐视排斥,日本人当然不乐意了,你不让我去,我自己去看!于是乎一大堆的间谍特务想方设法的往古镇口钻,却悲哀的发现,整个建设区域内的人全都被军事管制了,一个陌生外人冒头就会被发现,没有身份证明,马上抓起来审问,连巨墙都过不去。

“不要紧,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先等待,只要那地方不迁移,早晚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

一对日本人只能咬牙切齿的吆喝,但不敢再去开枪放炮的折腾,因为短短数日之间,迫不及待赶来的列强各国学术大牛已经有几百号,加上原先的许多人,随便动一动都会引发巨大的麻烦。

另外,他们也了解到,朱斌手下的军事力量再次膨胀,光是战机都有上百架,清一色都是高性能的先进战机,甚至开始增添四引擎的大型运输机那大家伙是可以连续飞行五千公里的庞然大物,作为客机能运载50人,用密集座椅的话能够运载70人!飞行速度是之前所有日本战机都追不上的,这家伙要是拉着炸弹往东京丢,可就麻烦大了!

暂时惹不起,只能“卧薪尝胆”,逼着三菱和中岛两家公司加班加点的折腾,终于在1935年的3月初,累死累活的增强版试验机终于出炉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日本海军航空队主要军官到场一堆,陆军的家伙们也来了不少,齐聚在三菱公司的试飞场上,紧张的瞪大眼珠子看着缓缓拖出来的一架精致的战斗机!

试飞员佐藤激动的趴在光滑的机身上抚摸了半天,被不耐烦的一帮高官们一顿呵斥后才爬进敞开式驾驶仓内,发动起来,动力强劲、就是声音有点大的“金星3型”发动机喷出一阵浓烟,带动着长8.2米、空重1326kg的轻巧机身滑动出三百米,浑圆带角的下单翼轻轻颤动,让人觉得随时可能折断一般,却坚强的支撑着猛然冲上天空,以令人惊叹的爬升速度直冲三千米高空。

连续几个花样之后,佐藤小心翼翼的把动力开到最大,在气流平稳的四千米高度上略微调整,陡然把油门家到底,发动机一阵似乎要坏掉的咆哮,一个人都能拖着跑的轻巧机身跟出膛的子弹一般横空掠过,赫然跑出503公里的最高时速!

“亚达!成功了!”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